刺激市難擋銅價中期下跌
國內刺激政策預期的支撐和銅市的反向移庫暫時緩解了銅價跌勢,但外圍宏觀環境風險加劇,且技術形態上也表現出弱勢,銅價中期行情依然延續下跌態勢。
5月份以來倫銅價格直線下跌,結束了4月底的反彈行情,并跌破8000美元/噸的重要點位。當前在外圍形勢稍稍好轉、中國擬推出財政刺激政策以及移庫反向操作的影響下,銅市內外價差收窄,短期企穩振蕩,但此輪下跌行情并未結束。
宏觀受中國政策支撐
受4月份宏觀利空數據的壓制,基金屬價格普遍下跌,金融屬性最強的銅跌幅最大。4月份中國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速繼續放緩,出口增速下滑,食品通脹抬頭,PPI同比下降0.8%,一季度整個工業部門的利潤同比下降1.3%。“三駕馬車”全線減速。為保障經濟“軟”而非“硬”著陸,中國打出“組合拳”提振經濟:5月12日央行調降存款準備金率,釋放約5000億元流動性;5月16日,國務院批準265億元的預算,啟動節能補貼政策,補貼額度初步設在10%,撬動約3000億元的家電消費,這實際上是前期“節能惠民”政策的延續;5月18日住建部會同財政部下達了2012年中央補助廉租房保障專項資金105億元,城市棚戶區改造專項資金212億元,部分緩解地方保障房資金壓力;5月20日,溫家寶總理在湖北考察時表示,要把“穩增長”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傳遞出政府維穩經濟“保增長”的信號。在政府刺激政策出臺之際,需求將獲得一定程度的提振。
歐洲宏觀局勢演變一度主導市場走勢,希臘政局混亂使得救助計劃遭拒,引發希臘退出歐元區的風險。但G8會議上各國領導人一致同意將希臘保留在歐元區,該風險暫時緩解。5月22日惠譽調降日本評級為A+,為市場帶來新的風險。
反向移庫有助于暫緩銅價跌勢
現貨市場上,國內升水逐漸走強。目前現貨銅升水285元/噸,而上周的升水均價為100元/噸。同時,LME現貨銅升水自100美元/噸上方迅速回撤到50美元/噸附近。銅市供需格局由“外緊內松”逐漸轉為“外松內緊”,這主要受反向移庫的影響。上周五SHFE的數據顯示,銅庫存在17.3萬噸,較峰值22萬噸明顯下降,但依然處于歷史高位;而LME銅庫存跌后反增,最新數據為22.4萬噸,注銷倉單持續下降至30525噸。自江銅國貿聲明將向LME交割陰極銅以來,銅市多空博弈廣受關注。上周LME亞洲區庫存(主要是釜山、光陽)增加約1 萬噸,同時注銷倉單減少6350噸,實際入庫高達1.6萬噸。在來料加工貿易項下,國內冶煉商只需繳納3%的出口關稅,而賺取5%左右的內外倒掛幅度。持續的反向移庫操作有效修復了內外扭曲的比價,導致近期國內外銅價倒掛幅度明顯收窄,目前3月合約價格倒掛約1800元/噸。
此外,由于銅價下跌,銀行監控風險加上信用證在5月份集中到期,融資銅可能大量松綁回流LME庫存。金融消費帶來的供需扭曲得以矯正,將加速比價的修復。因此,盡管消費旺季趨于結束,實體消費放緩,但隨著庫存的反向移動,銅價下行阻力增大。筆者預計,當跨市套利窗口打開之際,即是市場反彈之時。
銅價技術形態依然偏弱
日線圖顯示,MA均線空頭排列,MACD死叉但綠柱收窄,KDJ、RSI指標一度發出超賣信號,預示著前期反彈的衰竭。價位上,預計滬銅阻力位在56500元/噸,支撐位在53000元/噸。相關市場中,美元指數向上突破81點,原油、黃金價格共振破位,跌勢未止。周線圖顯示,銅市此輪下跌實為熊市大C浪的第3小浪,原則上會跌破去年的低點50930元/噸,但短期較難實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