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斗山用100年打造世界頂級企業的思考
3月27日,斗山株式會社在首爾的新羅飯店舉行第72屆股東大會和董事會議,樸容眩會長當選為斗山集團的新一任董事局主席和代表董事。在闡述自己的領導方針時,他提到了兩個與100年有關的數據。一是斗山已經擁有113年的歷史,是韓國歷史最為悠久的現存企業之一;二是斗山將提高全球競爭力及財政穩定性,使公司力爭在未來的100年內發展成為全球頂級企業。
相較于斗山的兩個“百年”,我國工程機械行業還較為年輕,超過50年歷史的企業也屈指可數。然而,縱觀我國企業提出的發展目標時,往往不乏幾年內進入行業前三名、20年內力爭成為世界一流企業的豪言壯語,多數中國企業是通過營業額、銷售收入、利潤率等數據對目標進行量化的。
那已經有著百年基業的斗山集團是如何來實現自己的目標的呢?樸容眩闡述了自己的管理方針,主要集中在四個方面:促進公司價值的最大化和董事會集權管理,建立符合全球標準的公司管理方法和管理架構,確立和發揚“斗山之路”精神,加強社會公益活動。
樸容眩提出的這些管理方針是一種較為系統的企業管理方式,應該說針對各類企業都是普遍有效的,而非特別針對工程機械企業,從這些方針中,可以看出企業家對企業長遠發展的穩健考慮。因為工程機械行業是一個需要積累的行業,而目前我國工程機械企業與世界巨頭企業的差距不僅在于技術和市場,在企業管理和企業文化方面的差距也較大。比如,斗山會將加強社會公益活動作為單獨的一項列出,其近年來也進行了一系列的公益活動,如在中國接連興建了多所希望小學。而中國工程機械企業,雖然在不平凡的2008年,確實表現出極高的社會責任感,卻鮮有在平時就注重積極參加各項社會公益活動來積累“人氣”的。
當然,企業具體戰略目標會隨著不同的發展階段而有所變動,斗山等日韓企業的崛起初期依靠的也是性價比優勢,才終于在歐美企業壟斷的工程機械行業立穩腳跟。但其始終未將目標單純定義在企業的生產和銷售情況上。由此可見,中國工程機械行業想要培植出自己的世界巨頭企業,僅依靠技術進步或搶占市場是遠遠不夠的。具體的方法有很多種,企業應該根據自身實際出發,一步一個腳印謀求堅實發展,不要只想著一口吃成胖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