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保稅見證觀念變遷環境治理終須靠執法
Feijiu網資訊平臺:國務院法制辦昨日就《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稅法(征求意見稿)》向社會公開征求意見。意見稿規定,對超標、超總量排放污染物的,加倍征收環保稅;對依照環境保護稅法規定征收環保稅的,則不再征收排污費。媒體報道稱,環保稅有望在房產稅前開征。
環保稅是個新鮮詞,但有關這一稅種的討論其實已經持續很長一段時間。2007年明確這一稅種立法,不過當初提出的是“環境稅”。“環境”到“環?!币蛔种睿鋵嵰饬x不可小覷,前者強調的是對環境的破壞,試圖以此減少企業的污染行為,而環保稅在此基礎上點出了稅種的價值,突出環境保護的目的。這樣的變化有利于增強這一稅種的正當性,當環保已經成為時代熱詞,推出稅種來加強環境保護,邏輯上似乎也說得過去,今天一提起環保稅,恐怕很多人不會反對,原因就在于此。
當然,名目的變化顯然未必就能真正服務于環保,在具體操作層面,環保稅要達到環保的目的,這其中會涉及諸多問題,譬如稅率這樣的關鍵環節,恐怕將直接決定環保稅的價值。多少企業、何種行為要繳納環保稅,全部覆蓋或是對少數行為課稅,影響和效果迥異。若稅率較低,環保稅的價值恐怕不大,稅率過高的話,必須考慮對企業的影響,意見稿規定的環保稅額標準與現行排污費的征收標準基本一致,對于依照環境保護稅法規定征收環保稅的,則不再征收排污費。不過意見稿還提出,對超標、超總量排放污染物的,加倍征收環保稅,可見,和排污費相比,環保稅的主要變化就是在征收額度方面?!凹颖丁钡囊幎ㄟm應何種情形,額度和排污費的最高標準有何差別,這些細節可能將決定環保稅與排污費的主要差異。
除了額度的變化,環保稅還會影響現有的環保執法架構。眾所周知,現在對于企業排污現象,有新環保法等法律規定,環保部門可以對排污企業做出處罰。而費改稅后,就意味著環保部門和稅務部門都成為名義上的執法者,收稅和環保執法這兩種由不同政府部門發起的行政行為,必然會有重疊的部分,企業一旦有嚴重的排污行為,可能一方面要繳納高額環保稅,另外又要遭遇環保部門的罰款。顯然在這兩者之間需要作出協調,環保稅必須在現有的法律規定和部門架構中找到自己的角色定位。
今年“兩會”期間,財政部部長樓繼偉表示,環保稅是個小稅,這其中主要有兩個意思,一是它并不占據非常主要的收入來源,二是不能指望它來解決類似大氣污染、霧霾這樣的問題。樓繼偉認為造成大氣污染的企業和人要受到懲罰,而不僅依靠稅。今后環保稅的影響恐怕主要在宏觀層面,從這一稅種的設立可以看出大的政策趨勢和觀念變化,至于通過征收環保稅來推動環境治理,目前看來多少有些不切實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