曉星撤資沈陽電機“改嫁”遠大集團
由于韓國曉星集團的突然撤資,沈陽電機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沈陽電機”)的股權轉讓一事,再次變得撲朔迷離。
2007年7月,沈陽電機在沈陽聯合產權交易所掛牌,開始股權轉讓。韓國曉星集團擊敗了包括西門子、三一重工、中國一航等在內的眾多國內外戰略投資者,以9.09億元的報價贏得標的。
但是,“自從簽訂合作協議以來,韓國曉星集團與沈陽電機之間的合作事宜并沒有付諸實施,到目前為止,所有的合作項目都是一紙空文?!币晃粯I內資深專家向記者透露。
據悉,合作之初,韓國曉星集團制定了“注入10億元進行沈陽電機的產品技術改造和提升,并把沈陽電機建設成為亞洲最大的電機生產基地”的目標。
確實,作為韓國國內的十大企業集團之一,同時名列韓國重工機械頭把交椅的韓國曉星集團,當初是準備在中國的斷路器以及發電機等重型電機市場大展拳腳。但是,他沒有料到,之后的故事會以這樣的方式結局。
據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業內專家介紹,“當初韓國曉星在同沈陽電機合作時,支付了10%的保證金,但是隨著人民幣不斷升值,而韓元卻出現了較大幅度的貶值,韓國曉星集團覺得這筆買賣不太劃算,于是中斷了合作,但是違約金也不退?!?/P>
除此之外,國家的批文也遲遲沒有下來,“國家對于外資參與國有企業改制的行為,一直以來不太鼓勵,”這位專家分析說。于是,基于這種種原因,2008年10月,韓國曉星集團終于做出了撤資的決定。
“遠大”浮出水面
之后,事情的進展似乎出乎所有人的意料。
“遠大集團與沈陽電機的戰略合作已經在政府高層內部進行磋商,談判工作已經展開。”來自沈陽市官方權威渠道的消息表示。據了解,由于韓國曉星集團突然撤資,沈陽市政府十分重視沈陽電機重組的進展,“政府出面多次和遠大集團接觸,但目前還沒有最后敲定?!鄙蜿柺薪洕夹g開發區發改局的相關人士表示。
而這一說法,在沈陽遠大集團電機事業總經理榮樹剛這里也得到了證實?!安怀鲆馔獾脑?,2009年年后應該會有結果?!?/P>
更有遠大集團內部人員透露,“談判已經到了最后階段,二月底或三月初就將有結果。”
其實,回顧這幾年遠大集團在電機行業的發展歷程,公司能出現在沈陽電機的改制名單中,一點也不意外。
2008年總銷售額達到180.3億元,涉足于建筑幕墻、節能門窗、電梯制造、環境工程等領域的沈陽遠大企業集團,2004年以成立沈陽遠大機電裝備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遠大機電公司”)為標志,正式將觸角伸向機電裝備行業。
公司自成立以來,發展速度驚人,目前已經發展成為遠大集團高速發展的新引擎。據榮樹剛介紹,2005年,遠大集團的電機業務銷售額為147萬元,2006年達到847萬元,2007年增長為3246萬元,2008年達到1.3億元。目前,公司的銷售、服務網絡遍布英國、俄羅斯、科威特、新加坡、澳大利亞、智利等國家和地區。
“2009年,我們力爭把銷售額增加到10 個億。”榮樹剛對外宣稱。其實,了解遠大機電公司的人會發現,制定這樣的目標并不是癡人說夢。據了解,近年來,我國風力發電市場發展日益火爆,國家投資力度日益加大,而遠大機電公司把握住了這次難得的發展機會。
公司自2005年開始發展風電項目,目前,已經成功自主開發了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1.5兆瓦風力發電機組,并已經在風場正式實施并網發電,同時該產品已經實現批量生產,預計2009年將達到每年生產100臺的生產能力。
合作雙贏
“無疑,如果兩家能實現合作,將給兩家企業帶來雙贏?!?中國電器工業協會大電機分會秘書長遲速表示。
據了解,沈陽電機是一家擁有50多年大中型電動機生產歷史的老國企,多年的發展積累了較強的生產能力,“但是近年來,公司由于缺乏資金,很難進行技術升級、改造,新產品的研發能力也十分有限。”
不但如此,隨著風力發電產業的日益升溫,行業內其它競爭對手,著力開始進行針對風電產業的研發投入,“機會轉瞬即逝,誰能搶得市場先機,誰就能在競爭中爭取主動?!边t速說,“要是之前跟韓國曉星集團的合作能進展順利,沈陽電機的發展狀況肯定比現在好。”
據悉,沈陽電機的產值已經從2004年的10多億元,跌倒了近年來的3億元左右?!叭绻俨粚で蠛献鞣竭M行合資,公司的生產將變得更加艱難?!边t速說道。
但在遠大機電公司看來,雖然自身具備較強的研發能力,但由于成立時間不長,生產能力的欠缺,也是這家公司發展的一塊軟肋?!吧蜿栯姍C的生產能力,加上遠大機電公司的研發能力,兩者正好可以互補?!边t速對兩者的合作前景表示樂觀。
不僅如此,“進一步鼓勵優勢企業聯合重組,形成一批實力雄厚、競爭力強的大企業和企業集團,進一步提升工業產業集群化發展”被視為遼寧省目前的工作重點。尤其目前受金融危機影響,電機行業不確定因素進一步增多的背景下,兩者的合作,也將被賦予更深的含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