芯片技術轉讓為何觸動國人敏感神經
10月底,美國電腦芯片制造商AMD公司加大了進入中國市場的步伐。公司全球董事會在中國舉行,同時,AMD公司與中國科技部在北京簽署微處理器設計技術授權備忘錄。根據該合作備忘錄,AMD公司將向科技部指定的技術受讓機構——北京大學微處理器研究開發中心轉讓其所擁有的低功耗X86微處理器核心技術。據稱,這是迄今為止中美半導體領域最具影響力的技術轉讓。 讓AMD公司始料不及的是,其X86微處理器核心技術轉讓之舉引發異乎尋常的公眾關注。
牽動國人敏感神經的,是中國計算機微處理器研究的產品“龍芯”是否會因此半途而廢。國人對此擔憂是有理由的。一來在此次技術轉讓的簽字儀式上,國家科技部、教育部、信息產業部均有高層出席,給人以濃厚的政府色彩,二來就在今年4月,中科院計算所的“龍芯二號”剛剛宣布實現了重大突破。據悉,64位的“龍芯二號”性能相當于英特爾P3、達到2000年左右的國際先進水平,其與國內海爾等企業合作的產業化應用也在啟動。而此時就出現了國外芯片巨頭的核心技術轉讓,不能不給人以某種聯想。
針對“龍芯”是否會重蹈我國“運十”飛機研制由于外來技術的“引進”被迫下馬的悲劇,中科院計算技術研究所所長李國杰明確表示,“龍芯”不會成為第二個“運十”。他說,“研制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通用CPU芯片已成不可動搖的國家意志,不會因轉讓某一項技術輕易改變”。
業內人士指出,微處理器的研發絕對是一個國家的計算機水平的尖端體現。“龍芯”的構架不是基于X86,而是基于MIPS架構的。據悉,總部設在美國的AMD公司在與英特爾公司的競爭中一直極為重視中國市場,不斷在中國加強投資與技術合作。據AMD公司稱,實際上早在兩年前,公司總裁魯毅智博士就提出了向中國轉讓X86核心技術的設想。經過與美國政府相關機構和中國政府部門的反復交流磋商,最終達成了這次開創先河、真正意義的核心技術轉讓。
有分析說,AMD此舉是為了得到中國政府對AMD的大力支持,更大地奪取中國市場。實際上,美國公司的高科技出口是受到美國安全限制的,其現在的出口僅僅是因為已經不涉及美國安全,因為中國已有的技術肯定超過了其轉讓的技術水平。
在國內一家知名網站的“科技頻道”上對此事設立的調查統計讓筆者注意到,半數以上的網民認為AMD向中國轉讓技術“有助于提升中國CPU水平”,近三分之一的人則認為“沒有太大價值”;同時,有三分之二的網民認為中國發展CPU更應該堅定發展“龍芯”等自主技術,而同樣有三分之一的人認為必須利用國外先進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