銅:恐慌情緒釋放,短期有望上漲
近期,在央行雙降提振下,滬倫銅期價伴隨股市回暖反彈,本周期價上漲1.16%。目前,美國經濟延續復蘇,經濟數據表現良好,投資者信心回升,外圍經濟環境轉暖;國內經濟依舊低迷,央行持續釋放流動性,市場對中國經濟及銅未來需求信心有所增加。從供需基本面來看,上下游未有明顯變化。在外圍經濟環境轉暖,國內政策刺激頻發的情況下,我們認為滬銅短期有反彈需求。具體內容如下:
一、美國經濟延續復蘇,歐元區經濟依然疲弱
美國近期數據表現較佳,經濟復蘇勢態良好,投資者信心回升。美國商務部公布數據顯示,美國第二季度實際GDP年化季率上修為增長3.7%,預期增長3.2%,初值增長2.3%。同一時間公布的數據還顯示,美國第二季度個人消費支出物價指數(PCE)年化季率上修為增長2.2%,符合市場預期,前值亦為增長2.2%。投資者信心迅速回升,樂觀認為市場近期強震最嚴重的時刻已經過 去,提振美元、美股雙雙走高。
但金融數據公司Markit8月21日公布的行業報告顯示,美國8月制造業活動擴張速度降至近兩年來最低。數據顯示,美國8月制造業采購經理人指數(PMI)初值意外降至52.9,為2013年10月來最低,市場此前預期會升至54.0,7月終值為53.8。期內就業分項指數為52.2,創去年7月以來最低;產出分項指數為53.7,創去年1月以來最低。8月份數據突顯增長缺乏動力,及美國制造業普
遍存在價格下滑的壓力。
就業市場來看,27日晚,美國勞工部發布的報告顯示,8月22日當周,美國初次申請失業金人數下降6000,至27.1萬,在連續四周小幅上升后首次下降。包括此次在內,美國初請失業金數據已連續25周低于30萬關口,是15年以來持續時間最長的一次,顯示勞動力市場仍在改善。與此同時,過去四周初請失業金人數均值增加1000,至272,500人。截至8月15日的一周,美國持續 申領失業金人數增加1.3萬,至227萬。
房地產市場來看,經季節性因素調整,美國7月份成屋銷售指數為110.9,環比上升0.5%,同比上升7.4%,為連續第11個月上升。但7月新屋銷售數據在6月銳減之后反彈。7月份的新建單戶住宅銷售增長5.4%,經過季節性因素調整之后的年率數字為50.7萬幢,盡管7月新屋銷售自6月的年化48.1萬戶反彈了5.4%,但6月新屋銷售實為2014年11月以來的最低位。長期來看,住房市場的復蘇仍然處在危機后階段。總體而言,美國經濟延續良好的復蘇態勢,外圍經濟環境較為穩定,投資者信心回升。
二、國內經濟依舊低迷,央行釋放流動性
近日公布的8月財新中國制造業采購經理人指數(PMI)初值為47.1,較7月終值47.8下降0.7個百分點,已連續6個月低于50.0的臨界值,創2009年3月以來最低值。業內人士分析,這一數據顯示第三季度中國制造業運行進一步放緩,預覽值的下滑也再次給近期實體經濟增速帶來不確定性,預計宏觀政策將繼續放松。
從分項數據來看,8月制造業PMI產出指數回落至46.6,較7月產出指數下降0.5個百分點。新訂單指數、新出口訂單指數、就業指數等分項指標也均出現下降。業內人士表示,從分項指標看,內外需仍然疲弱,投入價格和出廠價格仍處于收縮區間,顯示制造業下行壓力依然較大。
國家統計局28日公布數據顯示,1-7月份,全國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利潤總額3.32萬億元,同比下降1%,降幅比1-6月份擴大0.3%個百分點。其中,7月當月,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利潤總額4715.6億元,同比下降2.9%,降幅比6月份擴大2.6個百分點。7月份企業效益數據不佳,表明工業企穩基礎尚不牢固,亟需政策加碼。預計未來積極的財政政策和寬松的貨幣政策繼續發揮作用,5次降息之后利率尤其是基準利率累計下降達125個BP,大幅降低企業的利息支出和財務負擔。
近期,央行在向市場注入流動性方面動作頻頻。除降準降息外,央行在8月份還以逆回購、中期借貸便利(MLF)、抵押補充貸款(PSL)等工具向市場提供流動性。27日,中國人民銀行在公開市場進行了1500億元7天期逆回購,中標利率2.35%,操作量較上周四增加25%。值得一提的是,本周二和周四各有1200億元7天期逆回購到期。事實上,就在此次逆回購的前一天,央行還 以利率招標方式開展了短期流動性調節工具(SLO)操作,規模為1400億元,這也是央行在25日“雙降”后又一次向市場注入流動性。
據統計,8月份以來,央行累計開展逆回購操作投放流動性7150億元,開展中央國庫現金管理商業銀行定期存款操作投放流動性600億元。8月19日,央行開展6個月期MLF操作1100億元,利率3.35%。7月末,PSL余額為8464億元,比年初增加4633億元。此外,今年以來央行還三次下調PSL資金利率,以加大對棚戶區改造的支持力度,促進降低融資成本。
三、需基本面
1.WBMS:2015年1-6月全球銅市供應過剩15.1萬噸
世界金屬統計局(WBMS)公布的報告顯示,2015年1-6月全球銅市供應過剩15.1萬噸,2014年全年供應過剩29.5萬噸。
報告的庫存在5月和6月均下滑,但仍較2014年12月末時高9.3萬噸。2015年1-6月,全球礦山產銅量為945萬噸,較2014年同期增加3.8%。全球精煉銅產量增加至1125萬噸,較去年同期增加2.4%,中國及印度產量顯著增長,分別增加了16.1萬噸和4.8萬噸。
2015年1-6月,全球銅消費量為1109.9萬噸,去年同期為1123.1萬噸。
2.巴克萊:中國銅進口增長未顯需求復蘇 套利交易是主因
巴克萊銀行(Barclay)8月22日在報告中稱,上個月中國精煉銅進口量增長不能歸因于需求復蘇,主要是受到倫敦金屬交易所(LME)與人民幣的套利交易的推動。據中國海關數據顯示,今年7月精煉銅進口量環比增長1.8%至259733噸。
巴克萊指出,倫敦金屬交易所價格的弱勢使得交易員可從倫敦買入金屬,并在中國賣出而獲利,即便去除進口稅、倉儲和其他費用后仍有利可圖。
3.江銅:因未來幾年銅精礦供應上升,全球銅產量將增加
江西銅業在半年度報告中稱,預計全球金屬產量將增加,因未來幾年銅精礦供應將增長。精礦供應增加將推升加工精煉費用,促使冶煉廠增加精煉銅產量。加工精煉費用由礦商支付給冶煉商,以將精礦加工成精煉金屬,這些費用會從冶煉商購買銅精礦的價格中扣除。隨著銅精礦供應增加,冶煉產能需求和費用亦上漲,這就為冶煉商帶來了更高利潤。
4.對中國銅需求仍存疑慮,國際投行看空銅價
花旗集團:其分析師近日指出,鑒于銅礦和黃金價格的多次相關關系,在黃金市場未出現明顯穩定的漲勢之前,認定銅礦市場已經觸底似乎為時尚早。花旗將今年銅均價預期調整至每噸5740美元。
高盛:其預測師Max Layton在報告中稱,如果需求沒有出現“大幅”攀升,并且也沒有重大減產,則像銅這樣的金屬市場不太可能出現供求平衡。高盛預計,隨著中國的需求放緩至20年來最低水平,大宗商品的價格在年底之前還將繼續下跌15%,這樣的市場行情為礦工削減成本帶來越來越大的壓力。此前高盛將截至2018年的銅價預期下調44%。
四、技術面分析
從滬銅主力CU1510合約日K線圖來看,短期均線趨于粘合并對期價形成支撐,交易日內報收帶上影陽線,期價上方面臨MA60壓制,MACD顯示上漲動能基本保持。綜合來看,雖然中國需求低迷依舊,但外圍經濟環境有所轉暖,市場恐慌情緒釋放,加之宏觀經濟引導,預計滬銅短期將震蕩反彈,但基本面疲軟現狀或限制漲幅,建議投資者反彈思路對待,短多參與為主,關注上方 40000元整數關口壓制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