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車展影響深遠彰顯車市三大主流趨勢
業內有一句話:一流車展做概念,二流車展做影響,三流車展做銷售。剛剛閉幕的第13屆上海車展,雖然沒有給我們帶來太多的新車,但是卻逐漸脫離了以往車展暴發戶式的膚淺,已經在向汽車業傳遞著一些概念,這些概念也許難立桿見影地產生影響,但是長期看來,將對中國乃至世界汽車業產生深遠的影響。
如果說,中國車展開始變得有內涵,那么定是從此次上海車展開始。
概念一:自主品牌開始當家做主
受金融危機的影響,國際不少汽車巨頭都難有前幾年的風光和大手筆。這給了中國自主品牌一個發展的良機。在此次上海車展上,比亞迪、吉利、奇瑞、長城都推出了數款新車與世人見面,其展館的位置、宣傳的力度,都不遜色于任何的外資及合資品牌。從參觀者的角度來看,以往車展往往是富豪掃貨的戰場,而今年的上海車展,越來越多的普通消費者開始走進展觀,不僅僅是看,還有很多是打算買。從廠家的角度來看,廣汽、上汽等將逐步推出自己的自主品牌中高端車型。一場“而今邁步從頭越”的自主品牌革命正在悄然興起。
概念二:山寨文化逐漸流行
吉利在上海車展上展出了一款吉利GE,車長在5.3米左右,軸距3.1米左右。外形設計與勞斯萊斯幻車型非常相似,可以稱得上是“山寨版”的勞斯萊斯;相比吉利GE而言,力帆同樣不甘落后,其在上海車展展出的力帆320,除了標志外,其它部分如出一轍。
以他們為代表的山寨車型在上海車展上也占盡了風頭,一方面是觀眾的好奇心,另外一方面也在告訴世人:中國汽車業的“山寨時代”已經到來。從最開始的比亞迪F3不被關注到現在“山寨車”走入車展大廳,山寨文化雖未成主流,但已經被越來越多的人所接受。以后,馬路上如果跑著掛著自主品牌車標的“外國豪車”,我們也不用太奇怪了。
概念三:巨頭式微、重組加快
克萊斯勒已經宣布破產,曾經占據世界汽車老大位置達半個世紀之久的美國通用也奄奄一息。這個曾經被視為“美國標準”的企業終究逃不過金融危機的侵襲,自身已沒有了造血功能,只能等待政府的救助或是破產。從此次上海車展我們也能明顯地感覺到,以前一直唱絕對主角的汽車巨頭,其聲音已經逐漸被自主品牌所淹沒。那么誰是通用之后的下一個老大?豐田曾經短暫地占據過這一位置,可是豐田也難逃危機影響銷量下滑,于是大眾取代豐田成為第一。在可以預見的一段很長時間內,世界汽車業的老大位置將會變化頻繁,一企長期獨霸的現象或許很難。
汽車企業的重組將加快。1998年,戴姆勒以360億美元并購克萊斯勒,今年,戴姆勒以74億美元將克萊斯勒80%的股份賣給了私募基金公司瑟伯勒斯。通用也將會通過出售一些旗下品牌來減輕自身負擔,例如土星品牌(Saturn)和悍馬品牌(Hummer),他們將停留在破產程序中來決定是要出售還是關閉。而目前有消息稱,沃爾沃(VOLVO)正與中國多家企業洽談,兵裝集團將很有可能把沃爾沃納入麾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