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線軋機稀油潤滑系統改造方案
摘 要: 本文介紹了邯鋼普通線材軋機潤滑系統改造方案,分析了使用效果及取得的效益。
關鍵詞:潤滑系統,油品,油溫,油壓,機械性能。
前言:
近年來,全國現有普通線材軋機都進行了不同程度技術改造,改造后的主輔機設備重量增加很大,主機齒輪箱在中低速、重載、粉塵多、溫度高甚至有水情況下工作,這對設備潤滑提出了更高要求。邯鋼普線車間在設備潤滑上進行了大膽嘗試,該車間1997年底進行了一火成材及增速改造,新增Ø530軋機三架、Ø450軋機兩架、Ø400軋機兩架、啟停式飛剪一架,且減速機齒輪全部改為硬齒面或半硬齒面,原有稀油潤滑系統無論從能力上還是從性能上都不能滿足設備需要,需要對舊稀油潤滑系統進行徹底改造,改進的核心是提高油質、保證油壓及油量、保證供油溫度,同時保證改進后設備維護檢修方便、經濟實用。
改進方案:
一、根據設備位置,合理布局油站
首先把主設備劃分成三個區,即:粗軋區、中軋區和精軋區。設備分區集中布局有利于建立集中潤滑系統。因集中潤滑有其明顯的特點:
(1)壓力供油有足夠的供量,可保證數量眾多、分布較廣的潤滑點得到潤滑,同時將摩擦副產生的熱量帶走。
(2)摩擦表面的金屬磨粒等機械雜質,可隨著油帶走并沖洗干凈,達到潤滑良好、減輕摩擦、降低磨損和減少易損件消耗、減少功率消耗、延長設備使用壽命的目的。
在粗軋區附近建立1#潤滑站,主要對粗軋區五連軋減速機、K17~18減速機、人字齒輪座及飛剪的潤滑;在原稀油站建立2#潤滑站,內設三套潤滑系統,分別供中軋區、精軋區及8M主電機潤滑;考慮到7M主電機和9M主電機位置較遠,各自用量很小,分別在兩電機附近單獨設一個小稀油站,并放在地下,不占地面位置,分別為3#、4#潤滑站,這樣就形成了一套完整的主機設備集中潤滑系統,保證各設備充足合理的潤滑。
二、結合設備運行狀況,提高供油質量
目前,為了進一步滿足各軋機設備的潤滑需要,在潤滑設備及油品選型上作到經濟使用、先進統一性。
1、油品的選用
為了完成運動和動力的傳遞所選齒輪油應在以下幾方面起到最佳作用:
(1)防止和減少齒面間的磨擦、磨損,均勻分布載荷,
(2)充分帶走摩擦時產生的熱量。
(3)將齒面與水空氣隔絕,避免生銹腐蝕及塵襲。
(4)沖洗齒面上的顆粒和雜質。
(5)減緩齒輪震動,使運動平緩。
(6)對軸承有良好潤滑效果,流動性好。
按照以上要求,該車間結合粗、中、精軋減速機多在高溫高負荷多水多灰塵的環境下工作的特點,為了油品互換和備用方便,選用N220#重負荷極壓齒輪油,在極壓抗磨防腐抗泡和抗乳化等方面都大大優于機械油。
技術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