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型風力發電機受外商青睞
在碧波蕩漾的湖北洪湖的一條漁船上,漁民打開電視機收看新聞,電飯煲里煮著早餐,洗衣機也在工作—這幅嶄新的圖景之所以能出現,完全依賴于在船的尾部裝上的一臺小型風力發電機。據俞紅鷹介紹,這是丹麥通過聯合國在中國展開的一個扶貧項目的一部分,即為湖北洪湖上那些世代以船為家、常年在湖上漂泊的人家提供可用的能源,所選用的風機就是廣州紅鷹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生產的小型風機。
“大風場要上,小風機也不能忽視,廣東風電要利用沿海風資源優勢大小并重。”俞紅鷹說,紅鷹小風機不僅得到國家權威機構的認可,而且逐漸在國外打開市場。日本大阪機場一口氣就定了50多臺以這種小風機為主要動力源的風光互補系統作為路燈光源,德國一家采購商看完樣機馬上付了150臺的貨款。
粵沿海地區需求旺
但在國內市場,這套系統遠不如大風電來得紅火。實際上在廣東風資源極為豐富的東西沿海地區,對這種運行穩定、低噪音、綠色環保的小型電互補系統需求非常旺盛。在著名旅游和漁業勝地惠州三門島和陽江海陵島,試用過這套系統的漁民說,和以往使用的小型柴油發電機比起來,這套系統不會給環境帶來噪音和空氣污染,能保證在安靜、干凈的環境中捕撈,效果非常理想。俞紅鷹匡算,僅廣東沿海漁用系統的市場容量就至少在2,000臺以上,如果加上電網難以達到的路燈系統和其它照明用電系統,其前景不可限量。
但是,由于生產規模偏小,風機的單位成本難以大幅度下降,限制了產品的推廣應用。俞透露,目前正與廣州市有關部門協商,希望在北二環安裝該風力發電路燈照明系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