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界融合打造“雙創新”生態環境
Feijiu網資訊平臺:昨日,深圳國際低碳城綠創論壇暨低碳創客谷揭幕儀式在龍崗上演,“低碳”與“創客”迎來了一場宿命中必然的相逢。我們的生活將會因此發生哪些變化,社會發展由此會經歷什么樣的深刻變革,與會專家、創業者們敏銳發現了跨界融合中的“生機”,對未來“雙創新”生態環境表示出向往和信心。
◆風起“綠創”行業新潮
“要起風了,這是我現在的真實感受。今天的論壇承載了太多的內容,一場行業風潮將由此展開”,深圳市綠色低碳發展基金會副理事長郝紀柳,在論壇上有感而發。不少前來的專家學者、企業代表也表示,把低碳和創客兩個元素結合在一起,勢必在為創新創業浪潮開啟新流向的同時,也為低碳環保事業注入新活力。
“堅持資源的優化整合和跨界深度融合,要如何實踐?怎么樣促進文化創意、工業設計、科技、信息、網絡、金融等要素的融合,形成雙創新的生態環境。”國家外國專家管理局原副局長張宇杰認為,龍崗區嘗試“綠創論壇”這樣的新事物就開了個好頭。據他介紹,去年3月,國務院就曾專門發了個10號文件,推動文化創意和實際服務業與相關產業融合發展,“這個論壇就是跟著頂層設計風向走的”。
國際創意產業聯盟項目總監張俊祥提出,目前中國面臨的問題是怎么突破傳統的線性思維方式,跳出條條框框,變成發散性思維,充分利用身邊的元素,融在一起,不斷創造或者說衍生出新的產品,形成多元創新環境。
◆跨界融合開辟市場
近年來,無人機成為深圳繞不開的一個詞,而火熱的不僅是無人機本身,更在于它的行業應用前景,這是很多人眼里的一座金礦。
深圳市高科新農技術有限公司副總經理付謹維表示,該公司主要是做行業應用,尤其是農業方面,愿景就是建立高科技、發展新農業,從2011年至今在農業無人機應用領域發展勢頭非常好,“無人機+農業,我們就是找到了融合的切合點。現在我們的目標是要力爭成為中國農用無人機領域的領軍企業。”
付謹維舉了個例子,傳統人工給水稻噴灑顆粒肥時,效率低,精準度差,對農民手腳皮膚傷害大。而用無人機去灑,一塊電池就可以施50公斤肥,電池反復利用,低碳環保。“我國有18億畝農地紅線,一年如果不去復種,像南方可以種兩季,兩季節水稻或者是一季小麥,北方種一季,平均要施四次藥,就是有72億畝的施藥量,一次在10到15塊錢,可以想象,這是多么大的市場空間。”付謹維說,這一切都是跨界融合思維帶來的結果。
◆從創客成長為創匠
“在網上看到一個李宗盛的視頻,講怎么選擇自己的方向,他把自己的音樂創造生涯和工匠的形象結合在一起,一生就做一個樂匠。”在論壇上,深圳市馳騁廣告有限公司創意總監張艷龍說,因為這個視頻他也生出了對創業方向的思考,提出了“創匠”的概念。
“在文化傳播領域里,創客很多,但創匠卻很少”,在張艷龍眼里,從創客到創匠所需要的是一種心態上的變化,要把創客當做事業,而非一份工作,不能急于求成。“我們未必非要說要半年做多大市場,幾年要上市,也許說我們需要一種新的心態,來慢慢從事我們熱愛的事。”
張艷龍坦言,自己有理想主義情結,他覺得創客面對世界,作為創匠的內心一定是要安靜的,要有一種情懷、信念和態度。“對于匠人來說,我們的企業、項目,它可能是緩慢、少量的,但背后所蘊藏的是專注,是對事物追求完美的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