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種設備安全,江蘇領先全國的背后
局領導視察企業特種設備安全生產情況
[特種設備]指涉及生命安全、危險性較大的承壓和載人設備、設施;廣泛應用于第一、第二和第三產業,在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中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納入我國特種設備安全監察范圍的有:鍋爐、壓力容器、壓力管道、電梯、起重機械、客運索道、游樂設施、場(廠)內機動車輛等八類設備設施。
特種設備造福于人類,如果管理不善,也會釀成群死群傷的重特大事故。因此,特種設備安全是生產安全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實現安全發展、構建和諧社會的重要內容,是落實科學發展觀的必然要求。
特種設備,江蘇省占全國總量14%
根據2007年底統計數據,江蘇省在用特種設備共55.8萬臺,其中鍋爐5.23萬臺,壓力容器22.84萬臺,電梯7.96萬臺,起重機械14.84萬臺,廠內機動車輛4.85萬臺,索道17條,大型游樂設施467臺。另有氣瓶1003萬只,壓力管道19148公里。
江蘇省在用特種設備總量大、增長快,占全國總量的14%,位于全國第二位,僅次于廣東省。與華東地區省份相比,我省在用總量分別是上海、浙江、山東、福建、安徽、江西的1.9倍、1.2倍、1.8倍、4.3倍和5.6倍。近五年來,我省特種設備數量每年平均增長接近10%,高出全國平均增速的兩個百分點。
江蘇省是全國最大的特種設備制造基地,目前,共有持證特種設備生產單位3500多家,占全國總量的15%,年產值達1000億元人民幣。其中特種設備設計單位182家、制造單位1100家、安裝修理改造單位1050家、氣瓶充裝單位許可1213家。蘇南地區初步形成鍋爐、壓力容器、壓力管道元件制造業基地,許多企業年產值逾億元。無錫市初步形成起重機制造業基地,蘇州市初步形成電梯制造業基地。
特種設備安全,江蘇領先全國
近幾年來,江蘇省特種設備安全總體狀況保持平穩,特種設備安全水平遠遠高于全國平均水平和周邊地區。
2002-2006年,江蘇省發生特種設備安全事故96起,死亡72人。
2007年江蘇省發生特種設備事故19起,造成19人死亡、6人重傷、14人輕傷,直接經濟損失約804.1萬元,其中死亡三人以上較大事故2起。萬臺設備事故率和死亡率同為0.34,低于全國同期平均水平近一半左右(全國萬臺事故率為0.60,萬臺死亡率為0.73)。
2008年江蘇省發生特種設備事故13起,造成8人死亡,6人受傷,未發生三人死亡較大以上事故,萬臺設備事故率和死亡率為0.26和0.14,同上年相比,事故起數和死亡人數分別下降21%和58%。
標本兼治,科學監管引領安全發展
以落實科學發展觀、構建和諧社會為指導,江蘇省質監系統圍繞預防和減少事故,標本兼治,重典治患,以全面落實安全責任為重點,深入推進動態監管體系、應急管理體系建設,加強安全監督檢查和專項整治,強化安全監察基礎,努力提高安全監察有效性,有效地實現了杜絕重特大事故,遏制較大事故,減少一般事故,保持了特種設備安全運行態勢。
全面落實特種設備安全責任。各級政府高度重視特種設備安全監察工作,2008年省政府首次將特種設備安全指標列入了對各市政府安全工作目標考核,省和各市質監部門進入了政府安全生產考核組,參與政府的安全目標考核。認真落實企業安全主體責任,不斷完善責任內容。各級質監部門依法履行特種設備安全監察職責,對特種設備安全監察工作中存在的重大問題及時予以協調、解決。
安全監管體系建設整體推進。針對江蘇省特種設備安全使用南北分布不均、企業安全管理能力不同等特點,實施了特種設備安全分類分級監管。省級地方標準《特種設備使用單位安全管理準則》通過審定。在全省部署開展特種設備安全使用管理標準化工作。全省特種設備988名協管員、1834名鄉鎮街道監管員經過統一培訓考核都已持證上崗,初步構建了監察員、協管員、監管員三位一體,覆蓋全省城鄉的特種設備安全監管組織網絡。起草編制了當地政府的特種設備事故應急預案,進一步加強應急管理體系建設,指導重點監控設備企業編制特種設備專項應急預案,組織開展了多項應急救援演練。省質監局為各地配置了特種設備應急救援專用車輛和衛星定位導航系統、現場照明裝置,配備了個人防護用品和現場處置裝備。各地質監部門確定了2004家4186臺重點監控設備,100%實施了監督檢查,實現了全年重點監控設備安全無事故。
特種設備事故隱患排查治理扎實開展。2007年各級質監部門共出動5萬余人次,現場抽查特種設備生產單位和氣瓶充裝單位2000余家,檢查特種設備使用單位16000余家,發出安全監察指令5239份,立案查處1023起,已經督促整改事故隱患8056起,責令停止運行設備3272臺,淘汰報廢特種設備951臺,消滅“土鍋爐”142臺。
2008年,按照省政府和總局關于“隱患治理年”的工作部署,省質監局組織開展隱患排查和百日行動,發現一個、整治一個,查出一批,整治一批。各個環節無縫融合、有效閉環、建檔銷號,制定了特種設備重大隱患公示、重大隱患政府掛牌督辦、重大隱患舉報獎勵、重大隱患整改監督檢查,隱患整治月度報告等制度,并組織百日督查行動“回頭看”。常熟市與鄉鎮街道政府及公安部門聯合行動,拆除了全市服裝行業600多臺有隱患的小鍋爐。2008年4月11日,淮陰質監局對部分在用鍋爐進行現場安全監察,發現西宋集鎮某單位在用鍋爐系擅自安裝的舊鍋爐,存在嚴重事故隱患,安全監察人員立即采取果斷措施停止該鍋爐運行。奧運會,殘奧會以及重大節假日和活動期間,全省特種設備安全運行未發生有社會影響的特種設備事故。
特種設備安全監管基礎工作進一步加強。蘇州局對吳江市七都鋼瓶檢驗有限公司進行檢查時,發現該單位不按照檢驗工藝要求進行檢驗,并對底座、耳片、護罩脫落的鋼瓶正在進行非法焊接修理,影響惡劣。江蘇省質監局報請國家質檢總局作出了撤銷其液化石油氣鋼瓶檢驗許可資格的行政處罰。全省質監部門采用多種宣傳形式,利用“3·15”、安全生產月、質量月活動和春節、“五一”、“十一”等重大節日,開展進企業、進校園、進社區、進游樂場所大型宣傳活動。編制發放了《特種設備安全工作指引》等宣傳材料2萬余套,培訓特種設備作業人員和管理人員30萬人次。
省、市、縣質監局以及檢驗機構層層簽訂特種設備安全責任狀,核定了全省29.8萬多臺特種設備的定期檢驗計劃。2007年全省特種設備產品制造監督檢驗20萬臺,氣瓶123萬只,共發現質量安全問題16977次,發出聯絡單3505份、意見通知書344份。安裝維修改造監督檢驗46865臺,發現問題29736次,發出聯絡單9619份、意見通知書1030份。特種設備定期檢驗23.8萬臺,定期檢驗發現問題59445處。2008年1-10月份,全省定期檢驗特種設備233939臺。特種設備安全檢驗對安全監察的支撐作用不斷增強。
推行特種設備節能監管工作。質監部門以制定并實施《江蘇省工業鍋爐節能標準》和《江蘇省換熱設備節能標準》為抓手,在設計、制造、安裝、改造和使用等各個環節,探索推行安全監察與節能監管相結合的途徑與方法。組織開展了130臺在用鍋爐熱效率測試和全省鍋爐水處理狀況調查工作。加強鍋爐設計節能把關,完成了工業鍋爐節能教材編寫工作,各地共組織鍋爐節能培訓近3000人次。配合省經貿、環保部門開展對集中供熱區域節能減排情況調研,并制定文件,淘汰、改造了2000多臺一批高耗能、高污染的工業和生活用鍋爐,節約標準煤100多萬噸,促進了我省節約型社會建設。